上次我们说到日语口语发音问题可以通过听录音做标记的方法来训练,其实每一种学习方式都可以有它的完美搭档,今天我们要介绍的就是听录音做标记它的完美搭档。
No、1狂模仿,心要细
第一步工作做完,把该标记的东西都标记清楚以后,接下来就要开始疯狂的模仿。一段材料听了六遍以后,对它的语音语调已经印象比较深刻了,接下来的模仿就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了。
模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句子的模仿。先一句话一句话模仿,把每一个句子的语音语调模仿到位,不要着急去模仿整段甚至整篇文章,可能直接模仿整篇文章的自我成就感比较大,但这样做很难关注到每个句子的细节,所以还是踏踏实实先把每个句子模仿好。
2、段落的模仿。把单个句子模仿好之后,就可以把一段话连起来了,模仿时要特别注意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
以上两个步骤将比较枯燥的模仿过程拆分开来,这样便可以各个击破、重点突出,如果不分青红皂白一上来就模仿,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费力不讨好。
No、2勤朗读,练记忆
许多以日语为母语的人很难理解中国人学日语时为什么要做大量的朗读练习。从发音原理来讲,日语和汉语的音节组合方式大不相同,发音方式也有很大区别。中国人的发音器官实际上并不熟悉或是不适应日语发音方式。大量的朗读练习实际上是在训练发音部位,让发音器官的肌肉适应日语的发音体系。
光是大量朗读是不够的,还需要练习记忆。在朗读的时候脑袋里要在播放听过的录音材料,经过前两步之后,录音材料已经深深印在学习者的脑海里了,朗读时就可以跟着脑海里浮现的声音一起进行了,不需要再听录音材料,也不要把录音上的声音彻底扔到脑后,按自己原来习惯的方式进行朗读。
No、3找差距,再努力
一边大声朗读,一边回忆录音上的声音。如果觉得自己的朗读和录音的确有差距,没有读出录音上的那种味道,就要返回去再听听录音材料,找其中的原因,做对比研究,看哪些地方不太像,再按第一步的方法标记一次。
No、4再模仿,到满意
返回去听录音材料找到差距后,就要努力再进行模仿,这样循环往复一直到满意为止。
语音语调对于日语学习者来说是个门面,常常会在一些场合引导别人对学习者的日语水平进行评判,所以很多人都想拥有一口漂亮的语音语调,真正要达到这个愿望,非得下一番苦功夫。